在金華口腔醫(yī)院的兒童牙科診室里,4歲的佳佳被按在牙椅上,爸爸按著他的腿,媽媽按著他的手,護士按著他的腦袋,佳佳全身動彈不得,只有以嚎啕大哭以示抗議。一旁的奶奶看了直抹眼淚,心疼地問醫(yī)生能不能放棄治療。在這里,兒童怕看牙是常事,哇哇的哭喊聲是這里的日常音響。
沒有治療經歷的小孩為何會害怕看牙?金華口腔醫(yī)院專家介紹,除了牙科本身的環(huán)境如使用的器械給人尖銳疼痛感、治療時確實存在的酸痛感外,小孩害怕看牙與家長的教育及態(tài)度很有關系。一些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往往使用這樣的句子:“要記得每天刷牙,不刷牙就會爛牙齒,到時看牙醫(yī)會很痛很痛的?!被蛟谧约旱闹委熝例X中給孩子留下“痛”的印象。如某日大人看過牙齒后,會不自覺地說些“今天去看牙齒了,痛死我了”之類的話。大人說者無意,小孩聽者有心,長而久之就會形成心理暗示。
“小學生我們沒辦法用身體力量壓制,只能通過教育,做思想工作;而幼兒我們多數(shù)時候通過強制方法,這時父母的態(tài)度尤其重要。父母心疼想放棄,治療只能停止;父母能堅持,治療就能完成。”醫(yī)生深有感觸——沒有看不了的小孩,只有看不了的家長。
從口腔醫(yī)院兒童門診了解到,這里也有很多補牙時一聲不吭的勇敢幼兒,他們的父母多半平時教育得當,同時在陪伴時也表現(xiàn)得冷靜而堅強。
其實家長們在孩子的蛀牙預防上還有很多誤區(qū),比如叫孩子們不要吃糖,因為吃糖會蛀牙,比如乳牙反正會換掉就不要補了。其實我們吃的絕大多數(shù)食物都含有糖分,像餅干、牛奶、面包等,糖分是人體生長發(fā)育的必需營養(yǎng),而攝入糖分并不必然導致蛀牙,關鍵是要盡量縮短糖分在口腔的停留時間,吃后及時漱口;乳牙蛀了如果不及時修補,可能會影響后續(xù)恒牙的生長。
專家提醒,家長們應該鼓勵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纖維的食物,養(yǎng)成每日刷牙的良好習慣,定期看牙醫(yī),在醫(yī)生的指導下使用一些含氟制品,對六齡牙及時做窩溝封閉。